【谈股论策】政策市利好慢牛 短线炒作起伏多

无敌椰子 法律中的智慧 2024-10-27 466 0

中港股市正处期待的政策市中运行,面对10月、11月存在不少左右政策的规範和细则出台,单是上周已有多个部门及金融会议发布会,市场亦正等待第三季最新经济数据,而本港则有《施政报告》或带来新展望。10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批核财政刺激金额,连同11月初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出笼和联储局最新减息步伐,且中东地缘局势升温不断,甚至「双十一」网购表现等,都是催化早前「疯牛」会否逐步转向「慢牛(健康牛)」的因素,并成为短期以至明年首季基金及机构投资者作相应配署的依据。恒指有望在20000点至22000点区域横行,反映内地加大融资支持下,出现系统性风险机会大降。

步入较健康寻顶周期

经历上周初发改委记者会未带任何具体刺激措施,引来中港股市出现「失望性抛售」,亦令接踵而来的上周六财政部记者会,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举措不容有失。从今次透过连串发债及增量作逆周期措施,力求扩大专项债落实消减地方及城投债压力,亦加大推动楼市回稳,明显致力针对备受关注的地方债及内房债等核心问题,以助内地民众恢复信心并重燃消费意欲。投资者亦期待稍后人大会议通过相关加大赤字预算的增量政策,确认早前中央对稳楼市决心,带出更大财政空间。

无疑市场对今次推出数以万亿元的货币及财政刺激效果持观望态度,不过肯定达致短期偏好势头,中港股市有望步入相对较健康的寻顶周期,尤其是目前相对区内其他股市估值偏低下,第四季靠换马提升估值机会不低。

值得留意的是,早前中港股市呈现「疯牛」市况,无论是A股上证指数累计劲飙800多点,恒指曾涨逾6000点,并呈现创业板股份升幅远高于主要指数成份股,反映A股「一放即起、一升即乱」;同样,港股受累大量对沖基金入市,引发大型杀淡仓,却利用重磅成份股炒上配合,其后落后板块如内房、内需、晶片、券商股炒作活跃,整体表现「疯牛」现象,中央未必乐见,因此构成目前市场愿见较理性的「健康牛」与「疯牛」的争拗。

地产代理股料胜内房

虽然中央锐意催化金融资产带动经济,但过去多次透过力谷干预下,市况大升后普遍急跌,包括最近2015年的「A股大时代」,导致恒指见28588点后累泻近万点,亦代表市场亢奋交投畅旺下,以散户炒作多。中央近年优化股市,并鼓励一众「中特估」及券商基金股,以照顾少数股东,亦增添企业盈利及股本回报作为一只「健康牛」的基本元素。短期可以留意中央推动利好因素下的部署,以了解其对股市发展的期望,暂较倾向以有序分段公布利好消息,令整个第四季中港股市能稳中有进。

目前投资者正等待内地推出涉及数以万亿元人民币的货币及财政政策,分段流入实体经济及投资市场,能否带出预期甚至更佳的效益,单从今次已公布的力度,对正处困境的楼市或发展商应有带出一段稳定效益,是否如今年本港楼市取消辣招时出现一段「小阳春」,言之尚早,无疑在调低按揭利率,对置业者有正面作用,但各地陆续放宽置业限制,朝向正常化,在经济环境改善并未明显,只寄望令楼价喘定,一二线城市有望释放部分累积的购买力,其他地方城市如何消化过剩的土地,以及去库存存在一定挑战,预料未来半年维稳楼市还需努力,待中央加大力度讯息持续,才有较佳成果。

在此背景下,一众内房股不宜过分炒作,只有受惠于交易回升的地产物业代理可受惠,其余在供楼压力减低下,可望对部分内需消费及餐饮股也有一定刺激。

中央集中加大处理地方债及城投债,强调透过发行特长国债及专项债等融资工具,作为逆周期刺激工具,并暗示尚有更多融资工具,善用目前全球处减息周期的机遇。无疑透过发债刺激经济有其需要,只要能在一、两年内重启地方及民生动力,带动企业及鼓励新兴产业,提升整体回报,才有助股市进入「健康牛」。

升浪恐引发集资潮

今次「政策市」受惠的产业层面较广泛,专项债在第四季有望预支明年的投资,使基建及相关的建材股有利。

当然,随着更多部门陆续推出较详细刺激扶助方案,将成为投资者寻找短期炒作对象,却存在不少起伏波动空间,估计第四季港股估值仍相对偏低下,基金年结前将逢低吸纳,可大胆假设2025年市盈率以11至12倍计算,代表恒指在24500点到26800点,作为炒估值的依据吧!

另一个要留意变数,是来自较受财困或流动资金不足的公司,不排除有较多配股集资活动,特别是年结前市况好转,衍生一轮集资潮并非坏事,亦属中央支持股市改善其集资能力,在目前内地息口偏低,如何激活留在银行的数百万亿元存款回流入市场,将是对中央一大挑战。

陆文

热门新闻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