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探险热”尤须“冷思考”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发布的《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3—2024》显示,2023—2024年,我国户外运动产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户外运动消费市场繁荣活跃,户外运动爱好者年均消费2000元—5000元。然而,户外运动消费市场的火热也带来了一系列安全隐患。根据中国登山协会登山户外运动事故调查研究小组的不完全统计,2023年中国大陆共发生526起登山户外运动事故,全年事故发生的活动中参与总人数超1852人。
户外探险本应是挑战自我、亲近自然的降方式,但为何会频频成为安全事故的温床?究其根本,在于行业监管的缺失、市场秩序的混乱以及参与者安全意识的淡薄。
当前,社交平台上充斥着大量未经认证或无资质的户外探险团队和个人,他们打着“经验丰富”“安全可靠”的旗号,实则缺乏专业技能和安全知识。这些“商团”野蛮生长,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更将参与者的生命安全置于危险境地。甚至是,某些团队甚至以兼职体校学生充当领队,行前未经任何培训,这样的团队如何能保证活动的安全性?
眼下,市场秩序的混乱也是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因素。在激烈的市澈争中,一些不良商家为吸引客户压低价格,削减安全措施,降低服务质量。他们忽视安全措施,缺乏规范的安全培训和急救措施,甚至在未审批地点活动或带领无经验者进行高风险探险。无视安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是在拿参与者的生命开玩笑。
然而,更为关键的是参与者安全意识的淡薄。许多户外爱好者在选择团队时,往往只关注价格、行程安排等表面因素,而忽视了团队的资质和领队的经验。他们盲目相信网络上的好评和领队的承诺,却忽视了户外探险活动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就如,即使领队出于好意帮忙背包,但缺乏专业判断和及时救助的能力,最终只能将队员推向危险的边缘。
面对户外探险市场的乱象和安全隐患,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整治。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户外探险活动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要对户外探险团队和个人进行资质认证和审核,确保他们具备从事相关活动的专业能力和安全条件。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以儆效尤。另一方面,平台和社交媒体也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必须建立严格的资质审核机制,对活动发布者进行实名认证和资质审核,确保只有具备专业资质的团队和个人才能发布活动信息。同时,要加强对平台内容的监管和审核,及时发现和删除违规信息,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此外,还应加强公众教育和安全宣传。通过多渠道推广户外运动安全知识,提升公众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要引导参与者选择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和领队,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让安全成为户外探险活动的底线和保障。